1957年“金轮牌”外销贵州茅台酒,因背标以绿色为基调、以飞天仙女献酒为主题,故素有“绿美人”之称,近几年的身价从始至终保持在200万元以上。
“绿美人”饱含60多载岁月芬芳,令饕客及藏家心动;同时,因为使用的是白瓷瓶,为当年的“试制外销品”,存世量极为稀少,价值更为珍贵。
随着祖国7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茅台也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历史变迁。其中酒瓶的演变是茅台发展的重要环节。
建国初期,中国的制造业基础十分薄弱,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的比例仅为2.3%,现代化工业则近乎于无。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茅台酒所用的酒瓶还是仁怀当地生产的土陶瓷瓶。这一阶段的茅台酒瓶分为两种,一种为葫芦形,形似酒坛,另一种为两节或三节的圆柱形,俗称“三节瓶”。
由于当时制陶工艺技术不发达,制坯时酒瓶无法一次制作成功,所以瓶体要分上、中、下三个部分制作,再进行衔接,表面粗糙,衔接痕迹十分明显,更易渗漏。这是所谓的“三节瓶”。
土陶瓷瓶的渗漏问题严重,所以,茅台酒厂不断对茅台酒瓶进行改进。五十年代末期,外销的茅台酒开始使用白瓷瓶作为酒瓶包装,但白瓷瓶的成本比较高,因此,内销茅台酒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仍使用土陶瓷瓶。
1957年至1966年间,是中国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到六十年代初期,工业现代化的观念正深入人心,机械生产的水平和效率也都较五十年代突飞猛进。
1966年,乳白色玻璃瓶终于通过技术攻关试制,完全解决了避光、渗漏、外观美观程度三大问题,结束了茅台酒包装用土陶瓷瓶的历史,也逐渐把茅台酒的基本造型稳定下来。
中国的对外贸易形势在六十年代也有所改变。中国与西方的两个主要贸易对象——日本和西欧的经贸关系取得突破进展。至六十年代末,中国已与世界上100余个国家建立了经贸关系。
享誉海外的中国产品里,就有茅台的身影。起初,乳白玻璃瓶茅台仅用于外销,自1966年7月,内外销陶瓷瓶一律改用乳白玻璃瓶,瓶盖用红色塑料螺旋盖。乳白玻璃瓶身的茅台酒,成为茅台酒的经典造型,不仅在中国声名远播,在国际市场也脱颖而出,受到海外消费者青睐。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改革开放的深入,时代在改变,逐渐勃发出新生的活力。当时的中国实行“请进来”政策,不仅主动向西方打开自己,更改变自身,与国际体系接轨。
在这一时期,茅台面临的主体问题也由技术难题向怎么来适应日益变化的市场环境转变。为了与国际接轨,在1985年,茅台酒由重量制改为容量制,即由500克/瓶改为500ml/瓶。这是茅台酒进入国际化的重要标志。
茅台酒瓶也需要为此做改造。茅台比对、使用了多家瓶子生产厂商的茅台酒瓶,不断地提高茅台酒瓶的质量,茅台酒瓶的合格率得到了有效提升。
诞生于六十年代末的“酱瓶”茅台在八十年代得到发展,走向鼎盛。“酱瓶”是指原本用于区别普通茅台而使用的挂色釉陶瓷瓶。在这一时期,“酱瓶”的釉色进一步丰富、繁杂,出现紫釉、黄釉、黄麻釉、黄黑釉等茅台酒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加速点。我国对外经济贸易逐步发展,市场环境更加开放。
到了二十一世纪,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与世界的距离更近一步。各项生产要素和商品自由流动,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都得到极大丰富,原来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正在一步步化为现实,无数具有纪念意义的大事在中国发生。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茅台开始推出纪念酒、定制酒产品,无论是颜色、材质还是瓶型,茅台酒瓶的每个方面都在变化。贵州茅台酒(香港回归纪念)、贵州茅台酒(庆贺北京申奥成功)、贵州茅台酒(庆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纪念酒相继诞生,以变革创新焕发茅台新光彩,以独特魅力展现新时代的生机和活力。
酒瓶不单单是盛酒的容器,更承载着丰富的信息,见证了中国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
纵观茅台酒瓶发展革新的过程。点点滴滴的变化都印刻着社会的飞速变迁。我们也可以看到技术工艺的不断精进,也能清楚看到中国市场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的变化轨迹。
见证70年岁月的沧桑,也见证70年时代的荣光,茅台将持续与时俱进,与新时代一同成长,见证祖国更多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