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喝完酒后,酒瓶也就成了废品。但在阳谷市民张福增眼中,酒瓶绝不是如此普通的存在,他总喜欢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他收藏的酒瓶:“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凝固的音乐”
30年过去了,张增福收藏酒瓶的爱好,丝毫不减,他收藏的酒瓶也从刚开始的十个、二十个增加到现在的一万七千多个。
他说,“每一个酒瓶都是一段历史的印证,一个时代的象征,一种生活的缩影,要学会慢慢研究它、品读它。”
如今,他用来储存酒瓶的一处老院子,将要面临拆迁,他想把这些酒瓶无偿地捐献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酒器文化。
张福增今年49岁,家住阳谷县博济桥街道办事处振兴路上,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收藏酒瓶。走进张福增家的一处老院子,客厅、偏房、储物间、庭院里,到处都能看到那些造型各异、琳琅满目的酒瓶,这些都是他三十年来的收藏品。
在一间几平米的小屋内,四面的摆架上,各式各样的酒瓶摆得满满当当。这些酒瓶中不仅有古钱币造型,还有乐器咚巴拉、西阳琴、马头琴造型,植物竹笋、翠竹造型,以及建筑类、山川类造型等。屋子虽小,却容纳了千百种景致。
一只大猴,两只小猴,造型栩栩如生。在另一间屋子内,刚一进屋,记者便被三只猿猴造型的酒瓶吸引住。张福增指着中间一只大猴子问记者:“你知道为啥大猴子的眼睛是红色的,而两只小猴子的眼睛是白色的吗?”记者摇了摇头。张福增说:“大猴子敢喝酒,小猴子不敢喝酒,大猴子喝晕了,所以眼睛变红了。”屋子的摆架上还有白麒麟、老虎、马、公鸡等各种动物造型的酒瓶,它们或仰躺、或蹲伏、或直立。
其他几间储藏室内,动物、体育、民俗、乐器、军工等造型,套瓶、对瓶,国外、国内,包括港澳台地区的民俗、酒坛、酒壶、分酒器、酒杯等酒器类型,品种众多。其中不乏孤品、珍品。
张增福说,三十年的时间里,他已收藏各式各样的酒器17000多个。很多朋友劝他专攻一个大类收藏,他却舍不得放下。
1983年,一次去外地出差,张福增和几个人一起喝酒。推杯换盏之际,一个造型别致、图案精美的酒瓶吸引了他的眼球。喝完酒后,他如获至宝般地把酒瓶收了起来,并带回了家。摆放到桌子上,仔细把玩。
以后每次出差,见到自己最喜欢的酒瓶,张福增就会把它们带回来。有时到亲属和朋友家里做客,见到有收藏价值的酒瓶,他也会把它们拿回自己家。
时间长了,亲戚和朋友都知道他喜欢收藏酒瓶,喝完酒之后,就把造型好看的酒瓶留着,给他送去,或让他去拿。
为了收藏到酒瓶中的精品,张福增还经常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到聊城周边的城市、乡镇、农村的废品收购站里去“淘宝”。
“每次出门,要带足报纸,保护酒瓶,防止破碎。”张福增说,他经常骑着摩托车转数百里,从一个村子到另一个村子,有时出去一趟就是两三天。
1990年的夏天,张福增骑摩托车从阳谷出发,来到济宁附近一个村庄上的废品收购点,当时是下午五点,在一个狗窝的旁边,几个瓶子被狗刨土埋了起来,只露出一小部分,他不顾脏乱,就蹲到狗窝边用手去扒瓶子。当时他穿着白背心,背上爬满了黑色的大蚊子,老板娘看不过去,就帮他拍了一下,白色背心上变成一片血红的印记。
“老板以为我是神经病,为了几个瓶子这么痴迷,他哪里知道上面承载着民间传统文化。”张福增说,那次他收获很大,挖出来几个造型很稀奇的瓶子。
讲起自己这三十年来收藏酒瓶的经历,张福增说,十年前,他收藏的酒瓶大部分是从废品回收站捡来的,那时候全国酒厂多,酒瓶不值钱,废品回收站酒瓶也没什么人管,他就一包一包的往家捡,到后来酒厂改制,一些国营酒厂倒闭,造酒的企业慢慢变少了,厂家开始高价回收酒瓶,废品点老板知道酒瓶值钱了,便不让捡了。
1999年,张福增所在的单位破产后,他开始经商。张福增把业余时间全部放在了外出购买或与别人交换酒具上,十几年的时间里,他走遍了全国部分艺术酒瓶收藏气氛较浓的城市和地区,像广东的佛山、福建、厦门、景德镇、山西、河南、河北等地。他还到全国各地去参加各种酒器收藏的展览、交流会。有时候,为得到一件心仪的珍品,往往要跨省辗转往返。
张福增说,他还常常以旅游的形式到各地的旧货市场、古玩市场去淘宝,从来不带当地的特产,只尽可能地多带酒瓶。
张福增也喜欢收藏台湾出产的酒瓶,在内地的酒器收藏交流会上,他也买到过不少这种酒瓶,但是没有实地感受过台湾的文化氛围。2011年,他终于有机会到台湾旅游,别人去看风景,他就去逛古玩店、老酒馆。在一家古玩店,他看上几款台湾出产的限量版酒瓶,想买下来,店老板是一位退役的老兵,说什么也不卖。这时,这位老兵的老伴听出了他的口音,原来老太太也是山东人,这才卖给他三个酒瓶,还送了他一个。
张福增说,三十年来收藏酒瓶光路费他就花掉了数十万元,加上住旅馆、坐飞机、饭馆吃饭的钱等,花费总共超过了30万元。
张福增说,几年前他们一家人搬进了新家,这套老房子除了放置部分家具,全部用来摆设酒瓶,“这套老院子要是往外租的线多元的租金。”
谈到家人对他收藏酒瓶的态度,张福增称,家人并不反对,只要他对家人好,不耽误工作就行。
收藏的酒瓶多了,张福增就将它们仔细地分类,他发现形态各异的酒瓶中蕴藏着深厚的地方历史文化。
比如鲁酒中的孔府家酒、泰山特曲、五岳独尊酒,处处显出儒家文化的特有内涵;而像“诗仙太白”、“重庆人家”这样的酒瓶外观,则凸显着川渝地区的历史风情;蒙古包奶酒、三弦琴酒、马头琴酒,带给人的是浓浓的草原气息;还有如苏酒中的金瓶梅酒,浙酒中的女儿红酒、鲁迅纪念酒,赣酒中的南昌第一枪酒等有着当地别样的风俗气息。
除了这些形状千奇百怪的酒瓶,组合瓶和套瓶的收藏也是很有价值的。这种组合要么是两件组合,要么是三件、四五件组合不等,以及组合之后形成的套瓶。据张福增介绍,组合瓶和套瓶的收藏是很困难的,也许得到一个瓶子很简单,但要收集齐一套,比如需要三件、四件,或者更多件就不是简单的事情了。张福增说,比如梁山酒厂出产的一款水浒一百零八将,酒瓶做工精细,人物造型惟妙惟肖,但是这款酒瓶每年只出六个人物,要想收齐一百零八将,真是一件很不简单的事情。
如今,张福增家的老院子,就像一个陈旧的酒器博物馆,有朋友来他家做客,他就会把他们带到“博物馆”内,给他们讲述每个酒瓶的收藏故事。
张福增总喜欢用一句话形容他收藏的酒瓶:“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凝固的音乐”他说,“酒瓶的魅力在于它集陶艺、瓷艺、书法、绘画、民俗、礼仪、酒史、酒艺于一体。每一个酒瓶都是一段历史的印证,一个时代的象征,一种生活的缩影,你要学会慢慢研究它、品读它。”
张福增说,他曾将想过,将院子重新整修一下,建一个免费的展馆,让市民来欣赏。但事与愿违的是,他的这座老宅院已经划归为城区拆迁范围,不久后就要拆迁。
“我想把这些酒瓶无偿地献给社会。”张福增说,如果有文化部门想做文化方面的宣传,给酒器提供一个展位,他将无偿地把酒瓶贡献出来,让大家免费参观,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酒器文化,让酒器文化源远流长。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标注明确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