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大礼盒就放了3小罐黑芝麻糊”“两层铁盒里仅有8小块糕点”……据《法治日报》报道,在今年新春佳节,不少商家推出了精美礼盒,但一些礼盒明显存在过度包装之嫌,不仅华而不实,而且让一些消费者质疑自己是在“为包装买单”。
春节是国人最看重的传统节日。不管是晚辈去看望长辈,还是亲友之间互相走动,大多数都会携带各种礼物。很多商家看到春节送礼需求,年年都会推出各式各样、价格不等的精美礼品。其中,部分精美礼品只是美在其表,外包装看上去华丽大方,但“内涵”很小。
所谓“内涵”小,是指礼盒的过度包装与里面的实际产品形成了巨大反差。从大型商超到批发商业市场再到路边小店,你都能看到这种华而不实的礼盒。比如今年春节礼盒图案多与“龙”元素有关,龙年礼盒中,包装或耗材过多或体积过大或过于华丽的礼盒占比较高。
过度包装的礼盒集中出现,原因不难理解。从需求端来说,多数人走亲访友都希望自己有面子,在选购要送人的礼物时,就会尽可能地选择外表豪华精美的礼盒,以便让自己很体面。从供给端而言,商家推出这种礼盒是为满足消费者虚荣心理,依靠包装获取高额利润。
关于“包装”的重要性,早有很多经典论述,包装是必要的,但过度包装却没有必要。以春节礼盒为例,过度包装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不但增加了消费成本,而且可能因此“缺斤短两”。
在一些送礼者眼里,会认为豪华包装的礼盒很体面,但在理性的收礼者看来,会觉得这是一种浪费、一种虚荣。比如姚先生将“一件大礼盒就放了3小罐黑芝麻糊”送给父母,却被父母埋怨华而不实,送礼效果适得其反。这就提醒我们送礼送的是“礼”而不是包装。
在市场经济中,商家按需供给固然没有错,但满足不健康的消费需求,却背离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在设计产品包装时,既要杜绝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也要自觉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引导消费健康发展。反观礼盒过度包装,表明企业落实社会责任不力。
针对过度包装现象,从制定法律到健全标准,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制约体系。《固态废料对环境造成污染防治法》《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中都有“反对浪费”“避免过度包装”规定,目的也很明确。
相关法律和新国标实施后,明显改变了过去广泛存在的“豪华月饼”“豪华粽子”“豪华茶叶”等过度包装现象。但在消费品市场,过度包装现象并未彻底消失,还会在春节等节日集中“抬头”。这需要从供需两端入手,让我们的重要节日从包装浪费回归节日本意。
就春节而言,亲友之间送礼能为关系加分,但如何送礼却是一门学问。最理想的送礼是“按需送礼”,即收礼方有什么需求,就依据需求赠送礼物。比如,收礼方喜欢实实在在的东西,就不要去送华而不实的礼物。这需要有关各方共同去塑造健康的“送礼文化”。(冯海宁)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化的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核心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地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互联网空间,携手构建互联网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马上就要来临。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方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一直在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经营销售的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会化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育学生的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逐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大家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